logo

高级搜索

简介

冯姓人人口约八百六十一万五千余,占全国人口的0.64%左右,中国大陆姓氏中排名第27位,其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.64%。在福建排名第65位,在台湾省名列第72位。

渊源

1、出自姬姓,为周文王昌之后。第十五子毕公高后裔毕万的封地冯城,以居邑名为氏。冯姓系承毕公高,始祖冯文孙。据《元和姓纂》、《后汉书》等所载,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后裔毕万,西周时,在晋为大夫,当时晋献公陆续攻灭了许多小国,其中包括毕万被封给的冯城,其后子孙以邑为姓氏,称冯姓,为河南冯姓。

2、出自归姓,为冯简子之后。据《世本》所载,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冯简子,以善断而名闻诸侯,他在任期间,郑国与周边诸侯的纵横往来、攻战联盟等大事,郑国君主都要向他咨询。简子广纳贤士,集思广益,其判惭、决策无一不精当,深得郑君赏识。为褒奖简子的政绩与贡献,郑国君以冯邑封简子,简子入居冯邑后,遂号冯简子。而他的封地冯邑,正是后来并入魏国的冯城。因封邑在冯而得氏。后冯邑被晋国所夺,成为魏氏子弟长卿的封邑,长卿的后裔也称冯氏。是为河南冯氏。他们都可以称为冯姓之源或冯姓正宗。

3、为司马迁的后代。为西汉司马迁之后,司马迁因受奸人所害,为逃避追杀,司马迁长子司马临将司字加一竖改姓同.司马迁次子司马观将马字加两点水改姓冯。这在古籍中虽然没有记载,但在民间有不少传说。

4、源于少数民族;今蒙古族、满族、湘南瑶族的,属于汉化改姓以为氏。

得姓始祖

冯文孙。周文王昌之后裔,周文王有一子名毕公高,因随其兄周武王征伐殷纣时立下功劳,取得天下之后,被封于毕(今陕西长安县西南)。他的后裔毕万西周时为晋国大夫,毕万的一支孙冯文孙,再封于冯城(今河南荥阳县西南),其子孙后裔以邑为姓,称为冯姓。冯文孙也就被其后人尊为冯姓的得姓始祖。

入闽迁徙

唐总章二年(669),陈政、陈元光父子率军入闽平乱,有队正冯隽水等随行入闽。

唐僖宗年间(881),御史公冯孝业自河南光州固始县入闽,创居宁德白鹤盐场,继而迁东洋洪口、西乡虎贝心亭、冯家垅,至宁德白鹤盐场御史冯十五公、迁居莒溪岭兜,冯兆九公续迁莒溪象井。

据《将乐冯氏族谱》记载:先世景公,世居河南南阳,唐时,入闽居镛州(今将乐县)。

据传北燕时,北燕王冯弘派次子冯业率300人乘船从高丽(朝鲜)浮海到广东新会,投奔南朝宋文帝刘义隆,先后封为怀化侯新会太守、罗州刺史,成为广东冯姓开基祖。唐末黄巢起义时,冯业派下第十五世之后,有一支冯氏避难迁福建宁化石壁,宋代分出上杭、漳州、武平等支脉。元至元二十二年(1285)冯业第二十世孙冯雯(万八郎)的曾孙冯太昌于上杭迁徙广东省的平远、潮州、揭阳、梅州等。

唐代时,毕高的第六十二世孙冯萱有4个儿子;长子冯万一(又名震)居南海;次子冯万二(又名雪)居福建的象洞,又转徙至宁化石壁;第三子冯万七(又名云)居西安;第四子冯万八(又名雯)居福建。(见广东梅县《冯氏族谱》)

唐贞元三年(787),祖原籍河南固始的冯明立为避乱入闽剑浦(今南平)定居,子孙繁衍,散居各地。

唐末黄巢起义时,中原冯姓有一支避乱南迁至福建宁化石壁,到宋代分成上杭、漳州、武平等支脉。冯青山就是当时入闽的冯姓先祖,其裔称之三十五世七郎公,始居泉州。至宋末元初,上杭冯姓有的又南迁至广东。

据家族谱记载,福鼎先祖冯文泰,时任唐末广东知州,告老还乡南京时,途经福建省连江县潘渡乡,定居繁衍至今,已有千年,并有祖传厅联“庆堂世泽长,始平家声远。因不知联何意,及先祖的南京祖系,恳求知情者赐教。

梅县《冯氏族谱》、《客家姓氏渊源》第二集载:唐末,黄巢起义时为避“黄巢之乱”, 河南固始一支冯氏迁徙至福建宁化石壁。至宋,有一支迁上杭太平里;另一支迁漳州;还有一支迁武平象洞。毕高的第六十二世孙冯萱有4个儿子;长子冯万一(又名震)居南海;次子冯万二(又名雪)居福建省的象洞,又转徙至宁化石壁;第三子冯万七(又名云)居西安;第四子冯万八(又名雯)居福建。(见广东梅县《冯氏族谱》)原居陕西的冯万二,又名雪,辗转迁居汀州府宁化县石壁。冯万二生四子,长子念一郎迁广东镇平(今蕉岭县),次子念二郎迁广东梅县隆文,三子念三郎迁广东长乐(今五华县),四子念四郎居冗安。至宋代,石壁冯氏分出上杭、漳州、武平等支脉。南宋绍兴元年(1131)冯万八郎,名雯,字云章,经南宋大臣张浚荐为招讨使奉诏镇守武平,其家自宁化冯家园迁居武平象洞,裔孙迁粤东。南宋嘉定年间(1208-1224),汀州府军事推官冯硕,以汀州风景宜人,遂定居长汀,后裔迁粤东。明崇祯十二年(1639)江西兴国进士冯之图曾分巡漳南道,子孙定居长汀县,后裔迁闽南、粤东。冯四十郎于明洪武年间(1368-1399)从湖广鄂州江夏(今湖北武昌)一带辗转迁入宁化县石壁,再迁至上杭县胜运里冯坑里(今属蓝溪镇冯石村)后裔迁上杭、永定及赣南。《蕉岭县志》:唐宋之际,冯念七九郎,自宁化石壁迁居广东丰顺,是为入粤始祖,后裔再衍蕉岭。

《永定县志》:冯氏,名雯,字云章,始迁宁化县冯家围。宋绍兴元年(1131),张浚荐雯为招讨使,奉昭武平,留寓象洞,为武邑始祖。另有冯京之裔孙冯四十郎,明洪武间,避战乱南迁至宁化石壁寨,后转徙上杭胜运里载厚乡冯石村开基。

漳州东山安溪始平源源.先祖信天公仕官于宋仁宗理乱进入漳州开祖,在漳州分三条源源;一为玉洲伯谦祖(今为龙海市角美镇玉江村):玉洲又分出板美村.二为鸿田伯恣祖(今为南靖山城鸿钵村)又分平和怦徊,山城鸿砰.三为西洋伯举祖(今为漳州市龙文区西洋村)又分七社冯,为西洋、崎领.山北.护国.桥尾.院前.青山.现始平祖谱为清康熙年间手抄残本.有记分外做生意。

明英宗天顺二年(1459),汶公率子志浚三子志厚乔迁象坎暘晡,迁往宁德城关、金涵,飞鸾平坑,三都镇、城澳、竹头歧、蕉头、蕉溪,福安下白石北斗都、七都牛埕窝、望淡坪,九都洋岸坂、白叶洋、华镜,霍童镇,罗源中房白泉、北山、菜洋蜡烛、下牛楼,古田大甲村溪等地冯姓族人,子孙繁衍。其中乔居美国、新加坡。

光泽《冯氏族谱》载:先祖卅世伯坚公,原居建宁南乡隆下堡下杨坑,后迁宁化县。生二子:子真、子通。子真裔孙,住宁化下汪、邹家磜、葫芦塘(均为安远乡境)、东坑等地;子通公裔孙鳞良公(卅九世)原居宁化,后迁光泽县北乡二十三都大福、山坊。

入垦台湾

明清时期冯姓开始迁台。冯亭为韩上党太守入赵,宗族繁衍甚广。后宜都侯冯参入福建,是为迁台冯姓之始祖。冯姓迁台,有史迹可考者,明末冯仕通为郑成功参谋,随其来台。永历十五年,漳浦的冯仕通随郑成功来台入垦台南下营。冯登权原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廿八都刘瑞堡人。明郑时期,冯登权入垦台南官田。追随郑成功反清复明,航海来台。登权公初居赤山堡珊瑚潭,即今之乌山头,后为水库所没﹐该地名土称为吊钓仔,数代垦耕相传。第五代文灿公,虽有谋略,仍难挽逆境。六传红蟳公,善继父志,为谋求发展乃移徙中营,致力耕稼,家道始见起色。第七代振义公,置数间茅屋为居,其后不幸为怪火夷为平地,全家顿失居所,生活贫困。振义公有三子,分别为再福公、条草公及朝清公。再福公时期生活亦甚清苦,曾为贩卖业,奔走于台南与中营之间,后仍以务农为业,享年八十五岁。再福公育有六子一女,长子海龙公,多年务农,为人笃实,乃逐渐建立家业。其中海生未婚早逝,知仔因幼身患小儿麻痹亦未婚生子。幼子典从商,以木材贩卖为业,后迁徙至麻豆。条草公继其父志,以农为业。长子进财公移徙南埔(南部),自创基业,并参与一贯道修练。长子进财公移徙南埔(南部),自创基业,并参与一贯道修练。三子四子则移居开化村现址之园仔顶,各自有相当成就。朝清公则世居茅港村,单传牛仔,以务农为业。清康熙六十年朱一贯及有粤籍义民冯若纪、冯维万居于下淡水港。乾隆初叶,永春德化的冯世阳入垦台北新店。乾隆中叶,同安的冯宗贵入垦苗栗通宵;平和的冯突入垦嘉义水上;汀州武平的冯盛元、冯月麟入垦台北淡水。乾隆末叶,龙溪的冯德梁入垦彰化,同安的冯天来入垦高雄。乾隆年间,安溪人冯姓入垦今台北新店直潭里中溪州。嘉庆年间,龙溪的冯监入垦高雄。道光年间,龙溪的冯兴入垦下营。据1960年统计,台湾省当时冯姓约一千五、六百户,南县占三分之一,其中下营乡聚居二百余户。其次为新竹县约有二百多户。其它如基隆市居一百余户,台北县八十余户,而其中新店镇占三分之一。上杭《冯氏族谱》载:冯氏后裔维骥、维培、开松等人迁台湾桃园、台南。

冯姓族人渡海迁至台湾,现多居住在台湾的台北市松山区、大安区、台北县、屏东县麟洛、台南县下营及新竹新埔等地区。

郡望堂号

始平郡:东晋时置郡西晋泰始三年(267年)时期置郡,治所在槐里(今陕西兴平县东南)。

杜陵郡:梁置杜陵郡西汉时期置县,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东南部一带。此支冯姓为上党冯姓分支,其开基始祖为冯唐之弟冯骞。

颖川郡:秦时置郡,治所在阳翟。始设于秦王政十七年(前230)。之所以名为颖川郡,是因为有一条河,名为颖水,其上游支系流经郡中大部分地区。郡治设在阳翟(今河南禹州)。颖川冯姓,是东汉光武中兴时的名将,“大树将军”冯异的后代。

上党郡:战国时期韩国置郡,秦国灭韩国后承之,治所在壶关(今山西长治市北),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长子县。其开基始祖为战国时韩上党太守冯亭。

长乐郡:长乐郡有两处,一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及隋朝所置,治所在今今河北省冀州市、阜城县东部一带;二是唐朝所置长乐郡,治所在今福建福州一带。长乐冯姓,是西汉冯奉世之后裔。冯参是一位精通尚书的学者,历任代郡、安定等地的太守,封为宜乡侯,后来被诬陷而自杀,他的子孙历经迁徙,最后在福建的长乐地区汇成巨族,又为冯氏家族增加了一个表明血缘依归的标帜。

京兆郡:京兆原本为京兆尹,“尹”为太守。京兆冯姓,发祥之地在河北地区,则是燕王冯宏所传。

弘农郡:弘农郡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四年(前113),治所在弘农县(今河南灵宝函谷关城)。弘农冯姓,是西魏宁州刺史冯宁之后。

河间郡:河间郡始建于西汉高祖刘邦时期,治所在瀛州(今河北河间)北魏时期改回置郡,治所在乐成县(今河北献县)。

荥阳郡:三国魏正始三年(242)分河南郡置,治荥阳(今河南荥阳市东北)。

大树堂:堂联:“将军世泽天官家声。凌云怀祖德;大树溯宗功”。有“大树家声远;凌云世泽长”。

市义堂:战国时冯欢,是孟尝君的食客。起初孟尝君对他只当一般门客对待,后来孟尝君派他到薛地,他把所有帐户叫来,宣布将债券烧掉,给所有帐户解决了困难。冯欢回去后,对孟尝君说:“讨来的钱我全部买了‘义’带回来。”(市就是买)。孟尝君当时不懂这句话的意思,后来,孟尝君罢了官到薛地去,薛人夹道欢迎,这时孟尝君才省悟地感谢冯驩说:“今天我尝到了你替我买的珍贵物品——义,这可是万金难买呀!”

始平堂:冯姓远祖始于周代。族谱载:“受姓始祖毕公,名高,文王第十五子,左右武王率修文武绪业,武王践位于毕,今陕西西安咸阳县毕原,康王十二年保鳌东郊,厥后支子采食于冯邑,即始平郡。子孙去邑为氏,书作冯。”始平乃冯姓发祥之地,因名河南堂、始平郡。

四德堂:典自五代冯道。冯道,瀛州景城(今河北沧州西)人,字可道,自号长乐考。后唐、后晋为宰相,后汉、后周为太师,居官20多年,历四姓十君。其间,曾主持校定《九经》,《九经》之核心,乃孝、弟(悌)、忠、信之四德。也有的地方用“树德堂”、“竖德堂”等。

昌后堂,泉州市德化县龙潯蔡径村,始迁祖莱孙(原籍南京应天府溧阳县福贤乡七都二保人士 1355年从军至闽 1390年逝世 1398年后人迁至泉州市德化县龙潯蔡径村)。

还有世德堂,同舆堂,三同堂。

祠堂古迹

鸿钵冯姓大宗祠,称“始平祖祠”,位于南靖县玳瑁山下,始建于明正德十三年(1518年),历代重修。占地0.8亩,砖木结构。

小陶麟厚冯氏祖祠,又称“燕诒堂”,位于永安市小陶镇新中埔头栋。始建明正统十一年(1446),由冯阳的第十二世孙冯世用主持修建,历代重修。现存五间正厅、书院、春亭、前堂及厢房。

永安小陶冯氏崇厚堂,位于永安小陶下湖口村石地坂,是一座土木结构的古建筑,总占地约3000平方米。该祠始建于元大德元年(1297),由永安冯氏第六世祖冯成江与其之冯千一、冯千二合建;后经数次修建,今尚存主房,两排厢房、围墙、花台和牌楼大门。

南靖冯氏祖祠家庙,鸿钵冯姓大宗祠,又称“始平祖祠”,位于玳瑁山下,始建于明正德十三年(1518),历代重修,1968年重修。占地0.8亩,砖木结构,祠内雕龙画凤,装饰典雅。

漳州冯氏宗祠,堂号“积善堂”,位于龙文区朝阳镇西洋村。堂前有四宗立的旗杆夹石,悬“积善堂”匾。

楹联典故

望出杜城为二马,名满西域号双星。

——上联拆字“二马”为“冯”姓。下联典出中国第一位女政治家、外交家冯嫽,与解忧公主合称西汉民族友谊史上的“双星子”。

大张国政;树立家声。

——上联典自汉朝时期的冯奉世,汉武帝时期出使大宛,当时莎车国王杀害了使,冯奉世率军攻击莎车国,斩杀了莎车王,在新疆地区大张国政。下联典自东汉时期的开国大将冯异,于诸将论功时,避立树下,人称“大树将军”。

始平世泽;大树家声

——全联典指东汉时期的冯异,于诸将论功时,避立树下,人称“大树将军”。

一绝惊秋鹤;三言载梦龙。

——上联典指清朝画家冯秋鹤。下联典指明朝文学家冯梦龙,辑有《喻世明言》、《警世通言》、《醒世恒言》,世称“三言”。

关内侯,因慈母而贵宠;门下客,得孟尝以优隆。

——佚名撰冯姓宗祠通用联。上联典出东汉•司徒冯勤。下联典出西汉•冯媛。

族谱文献

闽台冯氏族谱现有永安《小陶冯氏族谱》,始修以及6修谱以前的年代和编纂人等都无考。清光绪二年(1876),冯熙主持七修,光绪三十二年(1906),冯锡庚八次修。民国三十年(1941),冯世兆、冯联高九修。1997年,冯锦生、冯锦椿十修。后面几次修的谱均有保存,共34本。内容有谱序、谱引、族规、祭祀、世系图、字派、人物传记、人文、寿文、诗词、坟图、祖像、祠庙楼、乡图、志、契约家课等。还有《冯氏登权公族谱》为台湾冯氏族谱。内载冯氏乃周文王十五子毕高之后,毕高封于魏,食采冯城,以封为氏。其后冯亭为韩上党太守入赵,后宜都侯冯参入长乐,是迁台冯氏始祖。明末冯仕通为郑成功参谋,随郑来台。清康熙六十年(1721)朱一贯及粤籍义民冯若纪﹑冯维万居于下淡水港。乾隆年间(1736-1795),安溪人冯姓入垦今台北新店直潭里中溪州。冯氏登权公原籍漳州府龙溪廿八都刘瑞堡玉州社人,明清初年,追随郑成功渡台,初居赤山堡珊瑚潭(今乌山头),数代垦耕相传。第五代文灿公,六传红蟳公。第七代振义公,有再福、条草及朝清三子。再福公与条草公合居原中营村,朝清公则居北村茅港尾。再福公育有六子一女,长子海龙公。幼子典迁徙至麻豆。条草公育有四子,各立门户。长子进财公移徙南埔(南部)。三子四子则移居开化村。朝清公则世居茅港村。此外有《始平郡冯氏族谱》武平冯氏宗族谱牒,历代纂修失记,1999年合族续修本,不分卷。

© 福建两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闽ICP备17021731号-8
推荐浏览器:IE9以上、谷歌浏览器、360极速浏览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