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
高级搜索

简介

杨姓在中国第六大姓氏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3.08%,在福建和台湾是排名都是第十位。

渊源

1、出自姬姓,是黄帝的直系后裔,以国为姓。《姓纂》载:杨姓出自姬姓,出自西周,“周武王子唐叔虞封于晋,出公逊子齐,生伯倩(侨),天子封为杨侯;子国,以国为姓。”据南宋郑樵《通志•氏族略》记载“周宣王子尚父,幽王时封为扬候,为晋所灭,其后为氏焉”。杨国在今山西洪洞东南一带。

《唐书宰相世糸表》认为:周宣王之子尚父,被封于杨国,是最初以杨为姓的人。春秋时,晋国灭杨,杨成为晋武公孙子突的封地,突被称为羊舌大夫。突的孙子肸(字叔向,又称叔肸),以封邑作为自己的姓氏,人称杨石,又叫杨食我。春秋周敬王匄六年(前514年),晋灭羊舌氏,伯石的儿子逃往华山仙谷,遂居华阴(今陕西省),称为杨姓,史称杨姓正宗。南宋邓名世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记载,晋国灭杨后,将杨地作为晋国公族,羊舌肸的采邑,其后代以邑为氏而称羊舌氏。成为现在杨姓的最主要的一个支派。

源于西周唐叔虞次子杨杼。周灭唐(其地约在今山西翼城西)后,周成王把唐地封给他的弟弟唐叔(姬姓,名虞,字子平),并赏给他怀姓九宗。唐叔的儿子燮继位后,改唐国为晋国,这样唐叔就成周代晋国的始祖。传十代,晋武公(唐叔虞十一世孙)时封次子伯侨于杨,称杨侯,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。其一世为杨杼(姬杼):周武王姬发之孙,唐叔虞之次子,晋侯燮父之弟,周康王六年戊辰封杨侯,食采于杨国,始以杨为姓。

2、因功赐姓。一种是朝廷赐姓,因为建树功勋而被统治者赐予大姓:隋代杨义臣,本姓尉迟氏,尉迟氏属西部鲜卑,为北魏勋臣八姓之一。三国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部分人姓杨;隋朝鲜卑人尉迟崇的儿子,因为被隋文帝杨坚收为义子,赐姓杨,即杨义臣。因故改性:福建宁化有林姓迁广东梅州后改姓杨;从其养主即养父或主人姓杨而转从其姓,西晋时候,活跃在武都仇池(今甘肃成县西北)一带的氐族首领百顷氐王杨飞龙,有外甥令狐茂搜,茂搜为飞龙养子,遂从其养主转姓杨氏。

3、少数民族杨姓。白族杨氏,杨氏一直是白族中的主要姓氏;北魏时期,少数民族莫胡卢氏改姓杨;五代时,后晋突厥沙陀部人有杨光远等杨姓;康熙年间,汉军镶黄旗这支杨姓,始祖杨荣成改为满人,至今已传十四世;满族易木查氏、尼玛查氏、杨佳氏、扬那氏等都改为杨姓。此外在侗族、朝鲜族、蒙古族、布依族人中也有杨氏。

得姓始祖

杨伯侨,被称为杨姓的得姓始祖。周朝初年,周武王去世,年幼的成王继位,因有“桐叶封王”之金口玉言,其弟唐叔虞被分封在唐。唐叔虞之子燮后来做了晋侯,又传了十代,至晋武公,武王之长子诡诸继位为晋献公,次子伯侨则被分封于杨,称杨侯。这样,杨伯侨就成为杨姓的得姓始祖。

入闽迁徙

杨姓起源于山西境内,繁衍至今河南境内。在春秋战国时迁江汉地区,后因楚国势力不断加强,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。杨忠的孙杨震,居弘农郡湖城县,字伯起,少好学,博览群经,有教无类,广收门生,时称“关西孔子”。在隋时为国姓,唐朝为宰相世家,形成杨姓为弘农郡第一望族。

据台湾史学家李济博士考证:“杨氏在西晋末(316年前的几年间),已有部分迁于闽、越,亦有于唐末避黄巢之乱入闽者,自宋代起,福建始成为杨氏播迁之中心。”泉州《杨氏族谱》称“其先弘农人,永嘉过江,迁于闽越。祖某漳州长史,父某泉州南安县丞”(转引自《台湾通志稿•卷二•人民志氏族篇》)。可见,杨姓入闽始于晋,鼎盛起来是在宋明时期。

隋开皇十五年(前595年)弘农杨姓杨震的第九代孙杨濯缨封为南平侯。后裔由陕西华阴入闽居福州南台,唐时,其后裔迁徙永泰县嵩口。来自河南光州固始为最多,其祖属杨震派下,弘农郡,堂号“四知堂”。

隋末,杨秀初封越王,后封为蜀王,晋上柱国,西南道行台尚书令,兼右领军大将军。他见杨广昏庸无道,避入闽,遂居浦城;其后裔分布闽北崇安、浦城、建阳、建瓯、松溪政和、及闽南南安等县。

据《固始县志》记载,唐总章二年(669年)光州固始人陈政、陈元光父子到岭南平乱。据后人考证,这次入闽将士中有杨永、杨珍府兵校尉随往。据杨氏谱牒记载,杨永,字元杰,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。陈元光开屯于漳水,武后垂拱二年(686年),奏置漳州,杨永随与同戎者俱留屯所,杂处漳潮之间,开田创地,以耕以息,因居金浦,去世葬于云霄。今漳浦、云霄杨姓多祀杨永为入闽始祖,其子孙昌盛,分布于龙溪、海澄、云霄、漳浦以及泉州各县。杨姓南迁后,大都定居于漳州,到了宋代,福建尤其成为了杨姓的播迁中心。据清乾隆二十七年杨邦瑞《开漳始祖世系图族谱序》的记载:唐垂拱二年(686年),始祖为杨君胄或杨伯岳入闽。这一支族,发展到元末明初的东坑开基祖杨丙三,已历27代,子孙较为集中地分布在墨场和漳浦两大区域。杨君胄,光州固始,居江苏镇江,祖父杨伯岳,唐开国元勋,袭父职,率军入闽,进屯云宵,子孙分居长泰、龙溪、南靖、平和。杨细秀唐高宗三年,以府兵校尉开屯漳水,子孙逐居漳浦,海澄。相传曾任开封府法曹属吏,唐荣禄大夫。另一支开基祖杨盈,为杨震公二十五世孙,杨华之子,字恒守,号南严,唐昭宗时,官防御使,金紫光禄大夫,封辅国公,唐大顺二年(891年)同父太尉华兄弟入闽。初居福州福唐巷(今杨桥),后迁莆田壶公山之东,名其地为杨山。

唐末,杨衡、杨安、杨盈等杨姓人物随王潮、王审知入闽。唐元和九年(814年)震公二十二世孙杨衡由河南光州固始入闽,居福州琯福唐巷,其后子孙散居莆田仙游等县。杨楹唐昭宗景福元年,由固始入闽居福州,子孙分布福清、南平、将乐、连江。杨荣登进士,官任司户,入闽居将乐县。

杨安公系河南省汝宁府(弘农郡)固始县传庆乡海下里人。生有二子,长子逸,次子肃;逸子明珠,自幼聪慧,笃志经史,唐己丑(公元869年)科进士,历官刑科给事,升吏部左侍郎。唐末,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反叛朝廷,僭王号,据吴国,安公恐祸及九族,适会上召屯兵入闽,于是安公父子祖孙三代举家于唐僖宗光启元年(885年)随王审知部伍南下入闽,安公及次子肃在军中任军医。肃公与老母居南安朴兜(高美村),曾结庐崎髻山,读书、采药,精通医术,成为一代名医。为闽王王审知夫人医治乳疾及昭宗皇后痼疾,立愈。不受财禄,为民请命开渠筑坝,以溉良田,此即自家陂,俗称“仙公坝”。昭宗皇帝勅封其为“太乙真人”,勅封“崎髻山”为“杨子山”。肃公六世孙迁居谢庄,其后裔分居南安、晋江、同安、仙游等地。安公及其子逸、肃后裔分布福建仙游、惠安、泉州、南安、同安、晋江、安溪、石狮、漳州及菲律宾、台湾、香港等地。

杨海公,唐文德元年(888年),受朝廷委派从河南弘农郡迁部入闽,任长泰县武胜场大使,是长泰县后庵杨姓宗族的开基始祖,也是长泰的建县功勋,故民称“武胜公”。海公第十三世孙杨垓(字复一)乐善好施,周济乡里,三次赈饥。其子杨釜贵,封浙江道监察御史如子官。传九子,孙三十六,曾孙八十一。

唐末,世居陕西华阴杨宣仁以德行授榕城学录。任期满后,因豫州战乱无法返乡,他偕3个弟弟宣智、宣义、宣信留居福建。黄巢起义军入闽后,杨宣智徙居漳州,杨宣信徙居建瓯,杨宣义徙居莆田。杨宣仁则由莆田涵江而入仙游,卜居梁山之麓,其后分支定居福建长泰。谏议大夫杨齐被贬为建安令,欲北还因战乱受阻,被迫落籍闽地。杨思恭徙居邵武;其子孙徙居广东高州、广州和江西信丰等地。入闽的杨姓大多定居漳州、莆田、福州一带。北宋文学家杨亿、学者杨时、明朝宰相杨荣都是弘农杨氏杨显祖杨震的后裔,是中原杨姓南迁的代表人物。杨亿其始迁祖为唐谏议大夫杨齐宣,因言事忤旨,贬建安令,乐浦城山水,遂途居浦城。其后裔分布于浦城、建阳、武夷山、松溪等。据《中华杨氏通谱》有记载,其始迁祖为后唐进士,镛州司户参军荣(字子江),其后裔散居福建将乐、明溪等县。杨荣系弘农杨氏杨震十四代孙杨秀后裔,刺史杨琮之十三代孙。其后代散居福建的政和、长乐等县。

唐末,杨胜二郎以官籍居延平,为避战乱,于后唐同光年间(923—925年)迁居汀州府宁化县之西关杨家排(今石壁镇杨边村)。唐时,杨承休南迁定居于钱塘(杭州),其曾孙杨辂(字殷驾)的第五子杨耸,字云岫,宋初为潮州太守,卸职后(994年),定居于粤东梅县,为杨氏粤东始祖,裔孙杨广义因避元乱,徙居汀州府连城县之南顺里(今文亨乡)为连城杨氏始祖。杨广义之子太一(又叫泰益)郎生三子:九一郎、九二郎、九三郎。太一郎与长子九一郎迁江西乐安县,其五世孙杨柳实又从乐安返迁福建龙岩县,另一支系则返迁连城县冠豸山麓杨屋村。九二郎、九三郎移居连城县杨家坊(今新泉镇乐江村),九二郎裔孙播迁连城县新泉、朋口、庙前、芷溪等乡镇及长汀,浙江省温州市、龙泉县;九三郎裔孙播迁于连城县芷溪等乡镇及上杭、平和、广东蕉岭、平远,江西瑞金、会昌等地。五代时期,杨伯桥54世孙杨荣(字子江)的先祖从蘷州(今重庆市奉节县)顺长江而下,迁居江州湖口(今江西九江)。杨荣考中后唐进士,被任命为福建将乐县司户,任满后因时局动乱,回原籍路途阻塞,又见将乐物阜民丰遂开基于将乐县城北,成为将乐杨氏开基祖,杨荣—杨胜达—杨明—杨殖—杨时,杨时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,他的儿子杨迪、杨迥、杨遹、杨造及裔孙分迁各地。

唐末,原籍山东潍坊的杨用藩被敕封為奉议大夫。他的长子杨胜二(亦作胜义或称圣郎)仕唐,任延平剌史(有谱作御史),居延平,因“黄巢之乱”举家卜居宁化石壁杨家排。宁化石壁杨边《杨氏族谱》:以杼为始祖,至七十三世用蕃,原藉山东潍坊,唐敕封奉议大夫,为闽宁杨氏始祖。生二子:胜二郎(亦作胜义郎或圣郎)、仍郎。胜二郎为延平刺史,避黄巢乱举家迁居汀州宁阳(宁化别称)之西关四十里石壁杨家坪。胜二郎下傳六世松郎。松郎十四世裔孙四威郎于宋大观年间迁江西石城,此系在清乾隆间又有裔孙徙邵武禾坪。裔孙武郎,生五子:宝郎、德湖、海、谭、堂郎。宝郎之子名丰外徙;海、谭(亦作潭)俱徙广东;堂郎裔孙于清康熙辛未徙江西石城。胜二郎下传三十三世四十一郎(105世)于宋末徙广东嘉应州新北塘,后又徙百侯开基。生二子:行一郎、大一郎。行一郎后裔在北塘建九祠,创基业。大一郎裔孙在百侯创三房建三祠。子孙繁衍大东、高州、揭阳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泰国等地。

据庐陵《忠节杨氏总谱》载:杨辂,宇殷驾,号朴斋,陕西华阴人,进士及第。唐代末年,杨辂由陕西华阴县赴吉安任吉州刺史,为避战乱,沿赣江辗转来到杨家庄(今吉水县黄桥镇云庄村)开基立业。在北宋末至明初,吉水杨姓的杨辂有9个儿子,除长子杨锐和次子杨铤分别定居吉水杨家庄、湴塘村外,其余7个儿子均徙居外地:杨辂之孙杨安信兄弟五人均徙居福建汀州、上杭、漳州等地。杨安义、杨安信分别是上杭、漳州的开基之始祖。

南宋末年,浙江会稽的杨亮节由杭州随宋幼主帝入闽,而至漳州,后遂居海澄、南安溪尾、仙游郊尾杨寨等处。杨姓在福建的播迁主要分南北两支:南支为漳州、漳浦,始祖为杨君胄;北支为镛州(今将乐县),理学大师、“程门立雪”闻名于世的杨时(号龟山),就是这支杨姓中的杰出代表人物。

入垦台湾

据《中华杨氏通谱》记载: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漳州龙溪人杨巷摘携家迁台湾大槺榔垦荒。明末,郑成功的部下参将杨钟岫随同渡台。清顺治十八年(1661年),海澄人杨文科率族人随郑成功渡海入台。垦荒落籍台南番仔寮和台北。清康熙二年(1664年),龙溪人杨巷住嘉义六脚。同安人迁宜兰。雍正末年有平和人居台中乌日。乾隆初年,海澄杨肇珍一行6人、杨应蚕一行13人入台南佳里。同安人居高雄美浓、居台中清水,居彰化。乾隆十七、八年间,有平和人入垦台北士林,入居桃园八德。乾隆四十二年(1777年)有绍安人入居嘉义民雄,乾隆末年漳浦人入垦屏东新园,台南佳里。南安人族人入垦彰化溪湖。还有乾隆年间,龙溪人入垦台南县大内乡,入垦外双溪以及士林、大内。泉州人入垦云林县集集镇、同安人入垦台中清水、台北士林等。方志家谱记载,说明福建杨姓入台以垦田开发为主,经商为官为辅,并且以清代康乾盛世迁入为最多。根据1978年6月台湾省人口普查结果,杨姓在台湾省排第十大姓,人口最集中的是台南县、彰化县、台中县、屏东县等五县市。

【客家新杨】

原为林姓。祖居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。传至第七代林远绍,字千三郎,时值元明之交,兵燹骚然,宁民转徙。远绍与所善戴姓,结伴携家入粤,卜居梅县半径村。

据梅县《杨氏族谱》(新杨)载:时当明初定鼎,徭赋紧急,增赋例当加役。远绍以瞻乌方定,丁口仅存,不能独当一面。而邻居杨姓者,籍旧丁单,苦于应役,乃计籍于杨,计租均役,欢如骨肉,不知其为异姓,遂易姓杨。自立堂号“绍德堂”。奉林远绍为一世祖。其后裔孙繁衍日盛,除播衍广东各地外,主要迁往桂、赣、蜀、湘、浙、闽、台等省及海外吧城、暹罗、安南等地,计分衍224处之多。为区别其与杨姓关系,后称其为新杨氏。

据有关资料,宁化石壁林氏称西河林氏,奉禄公为入闽始祖。尊始迁石壁林家城的三十一世显荣(亦称果公),字清香,号四九郎为始迁祖。显荣生二子:评宏、评事。评宏生三子;评事生六子。其裔孙广布闽、粤、赣、台各地。自南宋末开始宁化客家纷纷外迁,林氏外迁的也很多。据谱载,仅石壁林家城千余户居民,陆续迁走,林家城后为李姓居住,更名李家庄。元明之交,石壁林氏仍有不少向闽西、广东迁徙。

据有关资料查证,台湾新杨氏一族,均系传自宁化石壁、开基梅县半径村的林远绍的裔孙。远绍生三子。长子万一郎,万一郎,生四子。其第三子达毅与第四子种德兄弟两派下分八大房繁衍,发祥各地。自远绍的第十一世开始,就先后有裔孙抵台开基:十一世聪千;十二世元华、伟治、奕凤、友山、增源;十三世竣山、振教、为禄;十四世捷广、存忠、保伯;十五世清华、建树、正树、梅瑞、桃瑞、增伯;十六世学煐等均东渡迁居台湾。

郡望堂号

弘农郡:西汉时置郡,治所在弘农(今河南灵宝北),东汉至北周,曾一再改名恒农郡。

天水郡:西汉时置郡,治所在平襄(在甘肃通渭西北)。

河内郡:楚汉之际置郡,治所在怀县(今河南武陟县西南)。此支杨姓,其开基始祖为韩襄王将领杨苞。

弘农堂:弘农,地名,古为陕西之弘农县,今为陕西之华阴县。是杨姓的肇姓始祖杼公兴旺发祥之地,故用此堂号。

关西堂:东汉时有关西人杨震,博览明经,时人称他是“关西孔子”。

四知堂:杨震为官清廉。东汉永初六年(公元112年),杨震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,途经昌邑,昌邑县令王密为答谢举荐之恩,暮夜怀揣黄金前来送礼,杨震不但不接受,还严厉批评了他。震曰:“故人知君,君不知故人,何也?”密曰:“暮夜无知者。”震曰:“天知,神知,我知,子知。何谓无知!”密愧而出。杨姓世守清廉,以“四知”为堂号。

此外还有光裕、赐书、崇本、清白、务本、绍兴、瑞本、绍先、河东、栖霞、秦和、鸿仪、安阳、鸿山、新杨、道南、信海、北山等堂号。

祠堂古迹

长泰杨氏宗祠,俗称杨海纪念堂,座落于长泰县武安镇城关村后庵。始建于唐代,明代由杨海后裔杨复一在原址扩建。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,建筑面积630平方米。

连城余庆堂,又名“三大门楼”,座落于连城余庙前镇芷溪村。建于清康熙年间,经多次拓建而成,坐南向北,占地达一万余平方米,四周是“五子祠”,其布局犹如一朵绽开的大梅花。

将乐道南祠(即龟山书院),据清乾隆《将乐县志》记载:“道南祠”,即今龟山先生祠,原名“龟山书院”。在县北城外,封山之麓。宋咸淳二年(1266年),礼部尚书、将乐籍人冯梦得以杨时载道而南,是儒学的宗师为由,向朝廷奏请建立书院。

芙蓉杨氏大宗祠,位于晋江罗山镇后洋村。始建元代,明洪武初重修。历代重修,皆不离原址。祠堂坐东北朝西南,占地面积1021平方米。

连城集善堂,又名渔溪公屋,位于连城庙前镇芷溪村竹坑桥头。始建于康熙末年(1772),是芷溪杨氏为其开基祖第十七世渔溪公创建的。坐东朝西,总占地面积13000多平方米,建筑面积达5356平方米。

惠安枫亭杨氏宗祠,1926年由前辈杨韵石(秀才)、杨天章等倡导族人择地于枫江锦屏山麓,面向塔斗山而筹建。旨在追溯震公清廉家风,激励后进,号称“四知衍派”。现今祖祠面积为840平方米。

九峰镇杨氏宗祠,又名“追来堂”,坐落于平和县九峰镇杨厝坪,供奉杨厝坪杨氏始祖念三公及其下三世神位。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。历代重修。宗祠坐东北向西南。占地面积约计1876平方米。建筑面积458平方米。

长乐杨公祠,又称“杨公祠”、“大使祠”。位于长乐玉田镇东渡村村。南宋景炎元年(1276),杨梦斗壮烈殉国,东渡村民为之建祠纪念。

楹联典故

1、四知清操家风厚;二代精忠气节长。

——上联褒扬以“天知、神知、我知、子知”坚辞贿金的廉吏杨震;下联赞誉杨家将精忠报国,前赴后继。

2、幕府辞金知有四;程门立雪尺深三。

——同安内厝霞美店杨氏家庙。上联追述东汉“关西孔子”杨震夤夜辞金“四知”的典故;下联则是宋代建阳游酢、杨时同拜二程(颐、颢)为师,程门立雪,尊师重道的佳话。

3、三相贤名齐凤阙;千金诗价重钟山。

——周师廉撰杨姓宗祠通用联。上联典出明代杨士奇、杨荣、杨溥三宰相。杨荣,字勉仁,福建省建安人。历四朝内阁,长期辅政。下联典出明初诸暨人杨廉夫,能诗,太祖朱元璋曾称赞他的《钟山》诗“值千金,姑且赏赐五百。”

4、傅贤崇德四知遵祖训;继宗开族清廉振家声。

派衍四知开国族;香联百代振宗枋。

——惠安枫亭杨氏宗祠楹联。

5、汉代清廉关西裔;宋代文学道南家。

——惠安屿头村杨氏祠堂大门联。

族谱文献

闽台杨氏族谱有《杨氏族谱》为清代杨宗洛修,始修无考,清嘉庆五年(1800)新修,6卷共7册。卷首辑序文、凡例、目录、族规、谱论、服制、源流考及杨龟山年谱、行状、墓志铭、祠记、诗赞、祠图、屋图附记文;龟山年谱、行状等项纪事及杨时撰的谱序。卷1系图;卷2至卷5系传;卷6载列坟图、祭田、山场及跋文。谱载其始祖荣公,晋末由江州湖口仕于闽,为闽西镛州(将乐)司户入闽。传5世至杨时。杨时,号龟山,宋进士,官龙图阁学士。有福建浦城《闽浦金章重修杨氏宗谱》杨思顺修,始修于清康熙九年(1670)。1930年浦城杨氏木刻本12卷13册。卷首为盘古图;卷1辑序文、庙文、执事纪名、行派、例言、家训、祠规、族诫、金章里居图记、祠图等;卷2刊遗像并赞;卷3、4载墓图;卷5至卷10皆述历代宗支世系;卷11列祠记、坟山契约文书、捐租祠产、祭田诸项纪事;卷12叙传记、寿序、领谱字号、谱跋等。载始祖讳秀甫,元初自江西永丰肇迁浦城船山一图深塘坞开基。现存福建省图。有《建瓯新村杨姓族谱》。福建将乐《杨氏族谱》六卷首一卷,清黄增书等修,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)建阳环峰职思堂木活字本,八册。谱本极重家族历史之辉荣,考述举列,以闽贤杨时为最,卷首之龟山年谱、行状等项纪事,较为详备。现存福建省图。

昭穆字辈

福建泉州市杨氏字辈:“天长地久,积厚流公,乾元兴建”。

福建泉州市晋江市金井镇埔宅村杨氏字辈:“仁文思式卫子缰 ”

福建龙岩市长汀县腊溪杨氏字辈:“志永贵,俊成俨,乔世春,万允时名,奇人美士,源远绵长,承先启厚,生义流芳”。

福建漳州市漳浦县佛昙镇(始祖杨世隆)杨氏字辈:“世大伯景文,恺正廷国,嘉义维良,齐圣广渊,明允笃诚,忠肃恭懿,宣慈惠和,载高履厚,根本顾深,积善行仁,荣华发达”。

© 福建两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闽ICP备17021731号-8
推荐浏览器:IE9以上、谷歌浏览器、360极速浏览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