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
高级搜索

简介

吴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,当代吴姓的人口2400多万,是当今中国大陆第九大姓,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.93%。台湾排名等六位。

渊源

1、出自姬姓,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。商朝时,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(周太王)建立了周部落。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:一支在政治上发展,出现了吴王阖闾,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;另一支则是季札及其后裔独立发展,人丁繁衍众多,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。吴国被越国所灭后,其子孙便以国为姓,称吴姓。

2、上古时已有吴姓。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,因“虞”与“吴”音相近,故舜后有吴姓。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,其后亦有吴姓。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,其后有吴姓。

3、源于姜姓,出自古帝颛顼时期吴权之后裔。属于以氏族名称或国名为氏。据有关资料所载,相传为上古颛顼帝(高阳氏)时吴权的后代。吴姓人物早在炎帝、黄帝时就已存在。炎帝之臣有一叫吴权的,他的后代是中国乐曲的发明者。有个因为勇敢剽悍,善于狩猎而以“吴”为称号的原始氏族,在尧舜以前的活动,《尚书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国语》、《史记》等经典史书都记载阙如,只有以广博、繁杂著称的宋人罗泌《路史•国名纪》中,才以吴权的氏族为第一个吴氏族。

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,其后为吴姓。吴贺,他以善射著称,曾和当时的神箭手后羿比射,《帝王世系》载有其事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说:“传说中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,其后有吴氏”。吴贺见于《帝王世纪》,他曾与羿比射。其实,吴贺就是古代吴人中的一员。吴人所建立的氏族政权即吴,它在夏商时代一直存在。

5、源于有虞氏,出自周文王时虞仲的封地虞国,属于以国名为氏。史籍《元和姓纂》中说:“舜有天下号曰虞,子商均因以为氏。”上古虞字写作“吴”,只是到战国时期,虞、吴开始区别。据有关资料记载,相传虞仲的后代在周文王时曾被封于虞国(今山西平陆),公元前658年被晋所灭,其后子孙中有人便以国名为氏,姓虞。

6、源于其他少数民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 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,产生吴姓。 苗族、满族、锡伯族、柯尔克孜族、朝鲜族、赫哲族等均有为吴姓者。

得姓始祖

泰伯。古公亶父(周太王)建立了周部落。周太王生有长子泰伯,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。太王孙姬昌(周文王),出世时,有圣瑞出现,所以太王就属意姬昌接位。太王的大儿子泰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传位给季历,再传位给姬昌,就决定自动让贤,便一起南下荆蛮(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)。泰伯和仲雍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,被当地土著推举为君长,号称勾吴。泰伯享寿九十一,没有留下任何子嗣,本着禅让的美德,将王位传给其弟仲雍,立为勾吴之长,并且世世代代相袭下去。周武王(姬昌为文王,其子姬发为武王)灭商后,仲雍的3世孙周章为诸侯,国号改称吴,并追封泰伯为吴伯。泰伯也就成为了吴姓的得姓始祖。

入闽迁徙

1、吴亡国后,吴姓后人流亡到江西婺源、安徽歙县、福建一带,并有北迁至山东、山西等地者。在秦末汉初,吴姓族人参加起义,因功,多被封王,出现多个名门望族,如南阳吴姓、陈留吴姓、河南吴姓等,荣极一时,为吴姓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。永兴二年(153年),吴郡太守糜豹在郡城(今苏州)建立吴太伯庙,奏请朝廷寻访吴姓正宗后裔主持庙祀。吴胜以家传《世系》进呈,汉桓帝审阅确认后,拍案称好,命太尉黄琼等议吴姓发源于江南,成长于江南,历史上吴姓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江南大姓。公元前473年越灭吴时,吴氏先民就由吴国迁徙入闽,西汉时期已聚族六千多户。

2、南朝至德三年(585年),丰州刺史章大宝谋反,吴惠觉平叛有功,授丰州刺吏,后又出任建安太守。他择居清源山朋山(旧称屏山)岭后,其后裔先居建宁,后迁居福州。吴陂《渤海吴氏族谱》:八十一郎,讳均公,宣义次子,后梁乾化进士,官为光禄大夫。原居苏州,因政治上不遂己志,避住入闽。生六子:长子伯佳,留住苏州梅里;其余五子伯琏、伯瑞、伯琳、伯珠、伯瑶俱徙闽之延平铁石。至后唐同光二年(923年),转徙汀州黄连县(宁化县古称)。伯琏初居石壁,后徙吴陂头竹园墩,其余分居官坑、竹园、马脑寨、杨边田、官地、曹家山等地。伯琏即为吴陂头始祖。其墓葬于宁化龙上上里禾坑窑背三坑里蛇形。

3、唐开元十二年(724年),河南光州固始人吴图元,以治书御史奉命都统节制经略闽疆。他先住福州古桥头,反又迁居尤溪,子孙又分衍大田、漳平、安溪等地。连城文亨席湖营吴氏族谱载,其地吴姓属延陵郡,入连始祖是仲雍62世裔孙吴锦祥,原名秀,官为苏州吴县县令,生于唐贞观十四年(640年)由苏州入闽,隐居清流铁石矶后,更名锦祥,终身不仕。

4、唐中和元年(881年),吴玲、吴佩、吴融兄弟三人迁徙入闽。入闽的吴姓按其始迁祖的官职分为长史、司马、长官、中山四派,后来以司马派繁衍最盛。至宋代,原居福建顺昌演山的司马派吴佩的后裔吴瓜迁居将乐县会石,繁衍到漠源乡曹溪、半路、甲头、漠源、神坑源等地。吴瓜系司马派吴佩的后裔,原居福州洪唐。唐末时,其先祖因不愿附属闽王王审知便弃官为民,从福州洪唐迁居南平桔溪(今南山镇)隐居。二世吴侃由桔溪迁徙顺昌演山。将乐县分北、南片的吴姓。如安仁乡泽坊吴姓、大源乡肖坊吴姓,白莲镇、黄潭镇吴姓远祖原居江西南丰县金斗窠,后迁居泰宁。明万历年间,这支吴姓后裔吴伯俊自泰宁迁居将乐县泽坊开家立业,后来有部分吴姓迁居大源、肖坊等地。

5、吴祭,字孝先,生于唐宝历元年(825年),15岁入国学,唐会昌五年(845年)应举乡魁,大中二年(848年)再应漕举,授浙江主簿,咸通元年(860年)知工部屯田员外郎,乾符元年(874年)拜平章政事兼观察使,中和四年(884年)随王审知入闽,居福州。后王审知据闽称王,不愿意附从王审知,兄弟六人避地分居福泉间。公迁于莆田县灵岩山,后卜居莆田黄石沈浦(钱坡)。天佑四年(907年)卒,享年83岁。死后葬莆田黄石山。吴祭为吴姓莆田入闽之始祖,其子孙分居漳浦、云霄、莆田、崇安、连城、诏安、泉州、厦门等市县。至南宋理宗年间,有吴养行,号千十郎者,乃吴祭之十三代裔孙,由福建来潮州府潮阳县任武官之职。任满之后,不回莆田老家,而偕家眷居于潮地。这吴养行便是吴姓入潮始祖。稍后,又有吴冲一,从福建诏安迁来饶平高堂定居。这吴冲一乃吴祭之十八代。

唐中和四年,河南光州固始吴祭率族人相随王审知入闽。吴祭堂兄弟吴发、吴兴、吴瑞、吴良、吴斌6人分居福州、莆田、泉州、漳州、汀州等地,称为吴姓六祖;其后裔遍布全省各地。差不多时间入闽的还有吴宣。吴宣原居四川后迁江西南丰,后因战乱迁至福建汀州宁化县。

6、五代时,后唐恭议王的吴大郎兄弟3人及族人从江西饶州府乐平县吴家湾迁居剑州(今属南平)史溪馆。吴大郎的儿子吴十二郎有3子,其中第三子吴八郎迁居三明三元。后晋开运二年(945年),赵匡胤起兵灭周建立宋朝。原居三明三元的吴八郎之子吴念一为宋银青光禄大夫。吴念一告老后,迁居沙屯(现梅列区列西)龙谷遂家(现列西龙岗片),为列西吴姓开发始祖。至明代,吴念一的第十二世孙吴福禄有两个儿子:长子吴振宗迁居丕基仁义坊(现列西五四片),次子吴绍兴迁居延平。列西五四片的吴振宗一支后又分天、地两房分支。

延陵吴姓的吴宝从江西的南丰金斗窝迁居福建邵武。他共有五个儿子,其长、次子俱迁居宁化。据宁化安远《延陵吴氏族谱》载:吴宝的祖父吴宣城是四川阆州巫锡人,后唐清泰二年(935年)随其父、四川节度使吴简举家迁居豫章。吴宣城有三个儿子:长子吴纶(吴宝的父亲)迁居江西南丰嘉禾驿李家庄,后又转迁祝家山里金斗窝。吴纶有10个儿子,其中第七子吴兴迁居建宁石塘。吴宣城的次子吴经原居江西抚州临川;他的裔孙吴念七郎为二房入宁化始祖。吴宣城第三子吴绍原居江西南丰嘉禾驿,后迁居祝家山金斗窝。北宋时,吴宝的裔孙吴开甲迁居宁化安远,吴开申移居清流石矶(其后裔于宋建炎年间迁居宁化横锁),吴开由移居归化(今属明溪)肠公岭(鳌坑、枫溪大洋塘、三溪、角岭)。据该谱载,其后又有第九十世吴义荣迁徙永安安砂、吴忠(火刀)迁徙建宁夏坊,第九十一世吴礼云、吴礼明迁徙建宁,第九十三世吴应逊迁徙建宁里心,第九十四世吴登捷迁徙永安安砂、吴登梁迁徙泰宁等。

后唐恭议王的吴大郎兄弟三人入闽后,其弟吴二郎迁居福州府候官县,吴十一郎迁居延平府吉溪里。吴大郎的长子吴四郎迁居江州,次子吴六郎迁居松溪。

渤海吴姓后裔吴八十一郎(讳均),后梁乾化年间(911-915年)进士,光禄大夫,为避乱入闽。其六子中,除长子留居苏州梅里外,其余五子均迁徙延平(今南平)铁石;后唐同光年间(923-926年)转徙黄连镇(今宁化),次子吴伯琏居吴陂头,其余分居石壁、官坑、竹完等地。(见宁化吴陂《渤海吴氏族谱》)。

7、宋代入闽。连城莒溪壁州的渤海吴姓,入连始祖吴十六郎,也是由苏州吴县迁入。据载是宋进士,官至银青光禄大夫,户部尚书,于宋绍兴年间(约1140年)奉简入闽,时逢战乱,遂经汀州徙连城壁州隐居。而与吴宥同兄弟的吴宝(排行第八),因其在闽地为官,其后裔也定居宁化、邵武、将乐、沙县等处。另据《中华姓氏通史•吴姓》载:上杭县城的渤海吴姓,以吴筮为始祖。南宋庆元年间(1195-1200年),吴庆率家从建宁东乡开山保石航迁居泰宁城西叶家窠。吴庆为泰宁吴姓始迁祖。

8、吴承顺,字宥,祖居建昌府南丰县嘉禾驿,宋进士,敕赠文林郎,诰封中宪大夫。宋仁宗天圣五年(1027年),吴宥携邵、彭夫人等居宁化县石壁,后定居于龙岩县龙门石牌前。吴承顺墓在新罗区龙门镇石牌前笔架山下,为新罗区文物保护单位。吴承顺生四子:坎一、坤二、震三、巽四。坎一派衍龙岩;坤二裔孙徙居上杭、永定、漳州及广东;震三传衍上杭及广东梅县松口;巽四传衍江苏。吴承顺傅12世孙吴纲,又名念一郎,迁永定县下洋思贤村开基,至24世吴胜昌,由永定迁台湾桃园开基。下洋乡思贤村是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祖籍地。吴承顺裔吴宗举,迁永定县湖坑奥杳开基后,裔孙向台湾迁移。吴承顺后裔播迁于闽、粤、赣、桂、滇、贵、川、浙、苏、鄂、台、港、澳和海外,被尊为闽粤吴姓客家始祖。连城吴姓始祖是南宋绍兴年间江苏吴县人,官任户部尚书,“奉简入闽,乐闽土而居连”的吴至德(即吴十六郎)。他最初居连城县莒溪壁州圳头,传九世孙吴友季(甘泉)迁居县城。连城宣和乡培田村吴孝林,字梦香,于清嘉庆三年(1798年)任台湾北路千总,后升任曲庄营守府,后裔留居台湾。连城迁台还有吴振彬、吴胜彭等人。上杭吴氏迁台有:一新、一莱、乾汉、黄忠、如选、信三、宪藩、光汉、家荣、日华、稼化等。

9、元末明初(1353-1378年),原居福建南平王台的一支吴姓经将乐、泰宁迁入建宁城隍坊;建宁的另一支吴姓则是在明洪武中叶从江西南丰迁至建宁南门。两支吴姓后裔从城关、南门播迁本县上里、贤河等地。原居清流县沙芜乡铁石灌尾村的吴衍二的长子吴天秦、次子天泰分别迁到永安梦溪(今罗坊乡)的左拔、吴坊村定居。罗坊吴姓第五世吴绍三后裔迁居永安小陶石丰、月山,吴绍四移居永安罗坊掩桑村。永安吴坊吴姓开基祖天泰之子吴子忠移居永安安砂,吴子信的后裔播迁永安小陶的梨坪(坚村)、上吉、苏地,永安洪田镇的丰头坂、大窠、井垄、湍石、上石村和永安燕西街道的大炼村。(永安罗坊《吴氏族谱》)

闽中兴化府莆田县孝义堡始祖吴庄,原籍河南上蔡,公元前入闽。莆田钱埔始祖吴祭,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善举乡,唐中和四年入闽。安溪吴福仁支系,原籍绍州东府,唐时入闽。惠安大吴始祖吴仁禄,原籍河南光州固始,唐僖宗中和二年入闽。南平橘溪始祖吴遂,原籍河南汝宁信阳,唐僖宗中和元年入闽。浦城始祖吴睿,原籍海州(今江苏连云港),唐德宗贞元八年入闽。晋江象畔始祖吴阕,原籍河南光州固始,晚唐随王审知入闽。宁化石壁始祖吴宥,原籍江西南丰,宋天圣五年移居宁化府。连江东塘始祖吴省元,原籍江苏南京,宋代入闽。龙溪、梅溪、清溪、洛溪系始祖吴昭,原籍宣州宁国(今安徽)宋代入闽。同安白礁始祖吴通,原籍河南濮阳,宋代入闽。晋江仓边始祖吴昌生,原籍兰陵古锡梅里,元至正间入闽。晋江钱头始祖吴箕畴,原籍浙江钱塘,明嘉靖入闽。

入垦台湾

1、福建的莆田、福州、漳州、泉州、汀州吴姓迁徙广东的潮州、嘉应州、南雄;广西的梧州、南思;台湾等地。吴姓的发源地江苏南部距离台湾较近,因此吴姓人迁居台湾的历史较早。远在春秋吴国鼎盛时,具有先进航海技术和海洋民族开拓和冒险精神的吴国子孙,就涉足台湾、澎湖。早在吴国灭亡之时,吴姓子孙有一部分逃亡海上,其中一些人有可能迁到了台湾,然而见于历史记载的却是在元代。据《闽台关系族谱选编》,元朝至元二十八年(1291年),元朝礼部员外郎吴光斗和宣慰使杨祥奉元主之命,率6000大军渡海“往使琉球”(即今台湾岛),守台湾。明清以来大批福建、广东吴姓移居台湾开垦。吴沙开垦宜兰,把荒僻之地开垦农田8000余亩,建村落,开拓乌云港。明朝万历年间,福建云霄人吴登高移居台北。此后,福建、广东沿海吴姓有许多人前往澎湖、台北、高雄等地谋生创业。明永历十八年,福建龙海吴凤胎随宁靖王术桂赴台,定居今台南,参与编修大明中兴永历大统历,今天吴姓在台湾阿里山口还有“吴凤庙”,称为阿里山之神。明崇祯年间,福建南安吴耀馀迁居今澎湖马公,吴隆赛自金门(浯江)迁居今马公。明永历初叶,福建同安吴礼熙吴祖合自金门迁居澎湖白沙。吴姓先后开辟台北、台南、彰化、云林、嘉义、竹南、台东与苗栗大湖等地的农田与圩市。发展至现代,吴姓是台湾第七大姓,占台湾总人口的约4%。在台湾历史人物中,吴姓人占有相当比重,如被称为“阿里山之神”的吴凤,宜兰的开拓者吴沙,抗倭名将吴彭年和吴汤兴,抗日民族英雄吴海水,著名作家吴浊流等都是史上来台的著名吴姓子孙。台湾吴姓最显赫的一支是吴伯雄家族。吴伯雄是吴宥的后裔,曾任国民党中央常委、台北市市长等要职。吴贤系琥公裔廿三世魁元,外出南洋。珀公裔十九世辉仁、章仁迁湖广。芋坑维攀裔廿二世承耀,生二子:广贤、广度,均出南洋。昆山后裔廿六世东渡台湾。

郡望堂号

濮阳郡:晋代时改东郡置国,西晋末改为郡。此支吴姓,其开基始祖为广平侯吴汉的裔孙吴遵。

陈留郡:西汉时置郡。此支吴姓是季扎的后裔,为东汉吴恢之族所在。

吴兴郡:周朝始置县,三国时期吴国宝鼎元年(266年)置郡,治所在乌程(今浙江吴兴)。

延陵县:西晋时分曲阿县置县。此外,还有长沙郡、渤海郡、武昌郡。

至德堂:孔圣因而美其行曰“至德”。宋武帝御制“三让王赞”亦云:“维王三让,遂成文武,古公乃亲,后稷乃祖;立国东吴,载论中鲁,日月光华,乾坤心腑;胤嗣弥昌,庆流宏溥;我敬赞词,永昭千古”。吴姓等族人遂有“世界至德宗亲总会”,族人也乐以“让德”为堂号。

延陵堂:季扎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,以贤德著称,寿梦想让他继承王位,他坚辞不受,寿梦只好把他封在延陵。他的三个哥哥先后为吴王,临死时要传位给他,他仍然不接受。因此他被后人奉为“至德第三人”,又因其封邑在延陵,故时人称其为“延陵季子”。

还有:渤海堂、武昌堂、汝南堂、长沙堂、吴兴堂、陈留堂、濮阳堂。

祠堂古迹

泉州东观西台吴氏大宗祠,座落于泉州城区涂门街大人巷吴厝埕。原为明万历十一年癸未(1583)进士、翰林庶吉士、监察御史吴龙徵的宅第,因其官任东观侍读、西台御史,故称“东观西台”。宗祠坐北朝南,占地1600平方米,建筑面积1177平方米。

平和大溪报本堂,又称吴凤宗祠,座落于平和县大溪镇壶嗣村。始建于清乾隆年间(1736-1795),历次维修。祠堂坐西南向东北,占地面积约计1200平方米,建筑面积230平方米。

磁灶吴氏宗祠,地处泉州市西南郊。明景泰年间由五世宣斋、淳斋昆仲创建,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)由二十世庆文等人发起重修。宗祠整体占地1000多平方米

晋江灵水吴氏家庙,地处晋江安海,古称“灵水三乡”。灵水吴氏家庙始建于明朝嘉靖辛酉(1561),历经几次修葺,清朝建筑风格,始祖懒翁公。

连江吴氏宗祠,坐落在连江东塘村大井路1号,建于清道光年间。为明朝建筑风格,坐西南朝东北,四扇三间两边夹弄围墙,为木结构,三进,天井游廊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西园吴氏宗祠,位于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西园村之西园大池左西侧,吴氏宗祠总占地面积约有两亩左右,18米宽31米深。宗祠砖混结构。

安溪祥华祥地吴氏侯邦楼祖祠,位于祥华乡祥地村,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(1608年),清嘉庆年间(1796-1820年)重修,土木结构,三进布局,中进楼宇,其建筑呈“金”字形,庚甲申寅向。占地面积2437.5平方米。

楹联典故

百年丕振延陵绪,三让犹存泰伯心。

——吴氏通用楹联。全联典自春秋吴泰伯为周太王(古公亶父)之长子,让位于弟季历及季历子昌(文王)。孔子称其有“至德”,《史记》列为世家第一。

让国高风裔,从王大义宗。

——连江镇东塘村的吴氏宗祠门前两柱的楹联。

八闽孝子裔;三让帝王家。

——台湾省台南市吴氏大宗祠联

家风永继称之让;祖德丰功辉万年。

——安溪白濑下镇吴氏大乾祖祠楹联。

延岗永固家声振;陵水恒绵世泽长。

——安溪凤城南街吴氏荣安堂宗祠楹联。

延陵望族扬四海;罗峰世家发西园

——福州西园吴氏宗祠楹联。

族谱文献

闽台吴氏族谱现存近千部。有《渤海吴氏宗谱》,始修于宋庆元三年(1197)。吴如寿,吴世通等重修,民国十六年(1927)至德堂锈刻。今本系吴承顺播迁上杭、永定、武平三县后裔联合修谱, 16卷首1卷补遗1卷,线装19册。内容有序言、艺文、传记、祠记、祠图、坟图、像赞、历代世系、补遗、上杭建筑等。共载26代。谱载后晋天福元年(936),始祖吴承顺入闽居龙岩龙门,为闽粤始祖。吴宥传12世孙吴纲(念一郎),迁永定思贤村开基,传至吴宥24世吴胜昌,咸丰六年(1856)携妻儿离开思贤村,经汕头去台湾桃园开基,吴伯雄为该支后裔。有《延陵黄友族吴氏族谱》泉州吴氏黄龙族谱。始修无考,有朱熹作于宋庆元三年(1198)序。谱载唐中和二年(882),仁禄入闽,子孙布居黄龙江滨一带,谓“黄龙族”。有《台湾吴氏族谱》吴氏通谱,1993年台湾彰化吴氏宗亲会编纂。共2册。上册录江苏无锡、厦门、同安、台湾等地宗祠相片,以及序文、始祖像、历代世系、宗支世系图,以及泉、漳、莆、福、要、汀和台湾地区吴氏宗支谱牒;下册为世谱,录吴氏先民渡台名字、闽台新旧制行政区域,大陆祖籍地名称表等。尊泰伯为开姓始祖。台湾《延陵吴氏族谱》吴胜彭主修,分卷2册。谱尊殷泰伯为开姓始祖,吴锦祥为入闽清流一世祖,44世有廷发、昌兴始族居台湾,为清流世系。

© 福建两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闽ICP备17021731号-8
推荐浏览器:IE9以上、谷歌浏览器、360极速浏览器